搜索

“普特会”为何选在阿拉斯加?

[复制链接]
“普特会”为何选在阿拉斯加?
田德文,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
2025年8月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上宣布,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“重返白宫后的首次面对面会晤”。消息引发全球高度关注,纷纷分析“普特会”的战略背景并就会晤的可能成果作出预测。同时,很多观察人士尖锐地提出:会晤地点为何不是此前盛传的阿联酋,而是美国最北端的阿拉斯加?
从笔者分析看,俄美双方迄今同步确认的细节透露出三点核心信息:交易外交、俄美合作、单独磋商。
第一,阿拉斯加的历史体现了俄美之间的“交易外交”。阿拉斯加曾是沙俄领土,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出售给美国,成为两国历史上唯一一块和平易主的广袤领土。尽管俄国内对这桩交易存在“贱卖”的争议,但这段公案却广为人知。而特朗普素以“交易外交”自矜,此次宣布即将与普京会晤时,还特别强调俄乌“领土交换对双方有利”。由此解读,既然152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都可以签字易手,今日乌克兰的部分州界又何尝不能通过“交易外交”进行调整?
第二,阿拉斯加见证俄美合作历史。二战期间,阿拉斯加是美国对苏《租借法案》的重要空运枢纽,象征两国合作击败共同敌人的高光时刻。当美国内有人质疑特朗普“亲俄”时,重提美俄合作无疑可以增强此次“普特会”的合法性。同时,阿拉斯加在未来两国合作中具有独特战略价值。一是能源合作,北极—阿拉斯加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。美国地质调查局评估,阿拉斯加外大陆架可贡献美国未来20%的油气增量;对俄而言,北极LNG-2等项目亟需西方解冻。二是北方海航道合作,随着冰层消融,北方海航道货运量2035年预计将达2.7亿吨。美俄在白令海峡出入口存在领海重叠与环保标准分歧,此次会晤有助于形成美俄之间的谅解,实现北极理事会僵局解套,为俄美在北极地区开启合作打下基础。阿拉斯加是美国唯一北极领土,普京则把北极视为俄罗斯21世纪战略支点。两位领导人在北极圈内握手,也许还有宣示北极秩序的最终解释权由莫斯科与华盛顿共享的意味。
第三,阿拉斯加凸显“普特”非同寻常的单独磋商。阿拉斯加虽然属于美国,但孤悬于北美西北角。从特朗普的角度看,选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,意味着减少华盛顿政治圈与欧洲盟友的干扰,避开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,降低现场抗议横生枝节的风险,形成舆论宣传的“聚光灯效应”;从普京的角度看,阿拉斯加是“曾经属于俄国”的土地,与俄罗斯本土仅一水之隔,既有家门口的感觉,又是外出串门,可暂时脱离国内众多事务,专心与特朗普会晤。此外,这次阿拉斯加会晤,即使双方在乌克兰议题上陷入僵持,也可就北极合作交换看法,避免完全陷入尴尬境地。
当然,此次会晤安排在阿拉斯加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。2023年3月,普京被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通缉,出国访问甚至过境飞行都有一定风险。目前世界形势错综复杂,各种势力的博弈越来越激烈。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隔白令海峡相望,最近距离仅88公里。俄方代表团无需经由第三国中转,数小时即可抵达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,不失为降低安保风险的绝佳之地。
鉴于上述,俄官方直言,会晤定在阿拉斯加举行“非常合乎逻辑”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【责任编辑:刘峻凌】
西班牙华人网 http://www.bbs.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。
评论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点图文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西班牙华人网

GMT+1, 2025-8-13 16:23 , Processed in 0.053168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