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光明网评论员:小区被外卖员集体“拉黑”,矛盾难道无解? ...

[复制链接]
  光明网评论员:近日,上海浦东仁恒公园世纪小区的外卖配送规定引发骑手集体吐槽。多位骑手反映,进入该小区必须乘坐摆渡车,同行需按顺序逐个配送,送单时保安全程陪同,其余骑手需在车内等候,送餐平均比其他小区多花十多分钟,导致订单频繁超时。由此这个小区被外卖员集体“拉黑”,有外卖小哥加价5元转单都无人接单。
  根据物业的说法,该制度已实行数年,因快递员相对固定可自由进出,外卖骑手人员流动大故设限制。可以想象,出台这一政策大概是出于安全考虑,或是方便管理,以及缓解部分不点外卖业主的压力。
  但这事实上使得外卖员的工作无法开展。送餐时间大幅拉长,必然导致评价的整体降低,这对外卖小哥来说是不能承受的。于是,“拉黑”就成为无可奈何的选择——哪怕他们本身被视为服务提供者,本不该挑剔消费者。
  不过消费者可以选择哪家外卖,外卖小哥可不可以选择哪个小区呢?当然可以。如果明知一个地方,已经让自己不能履行“工作合同”了,那么选择“不接这份合同”也合理。别忘了,外卖小哥是服务者但也是劳动者,他们有选择工作的权利。
  那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吗?倒也未必。比如既然物业出台了这个规定,就由物业负责送餐好了,如此一来既维持秩序又对住户负责。如果物业不愿意,这个小区的住户不点外卖也就好了——既达成了合意,创造一个无法送外卖的环境,就应当做好“不吃外卖”的准备。
  其实,出台类似规定的小区并不少,也屡屡引发争议。小区控制外卖小哥出入没有问题,只要做到一点就可以:要么物业自己送,要么住户别点外卖。因为任何“最后一公里”都是成本,不可能既要秩序,又不想放弃便利。
  仔细想想,这样的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,其实缘于一个大背景,即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外卖,有太多的人需要点外卖。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饮食习惯,如果每一个人觉得“点个外卖方便”,那将这些个体叙事合起来,就成了一种社会总时间的再分配:将所有的人“做饭”的时间进行集中,大幅提高时间利用效率,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价值产出。
  这是社会整体上无法拒绝外卖的原因,也是让这种事形成拉锯的原因。相信这个小区里有着相当多呼唤外卖的声音,不然又谈何被“拉黑”呢?
  当然,如果不愿意放弃外卖,更好的解决办法也有。和平台、骑手商量,树立一个更人性化且具有可行性的规则。在一些地方,也已经有建设“骑手友好小区”的尝试了。这个小区不妨有点现实感,想想问题如何更好解决。
  这件事像一个寓言——任何人,无论住在什么层次的小区里,都不太可能活在真空之中,脱离基本的社会水位。如果一定要悬空,只要自己做好承受拒绝“技术变革”“效率提升”的成本即可。
  (转载请注明来源“光明网”,作者“光明网评论员”)
  【上一篇】垫高童年的第一级台阶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[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责编:金凌冰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我们

×
西班牙华人网 http://www.bbs.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。
评论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点图文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西班牙华人网

GMT+1, 2025-8-13 16:57 , Processed in 0.050936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